按照传统贴瓷砖的方式,需要将浸泡水,保证一定吸水率,有些瓷砖就不需要泡水,能够直接贴在墙面或者地面上,瓷砖泡水和不泡水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瓷砖泡水和不泡水的区别有哪些
1、如果瓷砖泡水了,它的吸水率就会增加,能够防止瓷砖出现空鼓、脱落或者产生裂纹的问题,而吸水率是指瓷砖对水的吸附能力,如果吸水率越低,产品质量也会越好。
2、如果不泡水,吸水率就会比较高,会导致后期容易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吸水率比较高,泡水的时间相应来说就要稍微长一些,直到不在冒泡为止。而泡水的长短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如果是雨天,空气湿热,泡水的时间可以缩短。到了夏天,天气干燥闷热,泡水的时间相应延长。
二、贴瓷砖用水泥好还是瓷砖胶好
1、如果选择的是传统方式,也就是用水泥砂浆来贴瓷砖,前期需要将瓷砖先浸泡水,保证一定的吸水性。后期贴在墙面上或者地面上,才不容易出现空鼓的问题。如果用的是瓷砖胶,就不需要浸泡水,省去了这个流程,能够缩短施工的时间。
2、从环保角度上来说,如果用水泥砂浆,前期还需要搅拌,会对室内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瓷砖胶施工就比较简单,可以直接使用,不会带来室内的污染。而且这种瓷砖胶的材料本身就是环保的,不用担心安全,无毒。
3、瓷砖胶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很多人以为瓷砖胶是胶水,其实瓷砖胶并不是胶,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水泥,是一种安全环保的产品,不会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果想要装修的时候污染源更少,可以选择瓷砖胶。
小编总结:我们在贴瓷砖的时候,如果选择传统方式,需要将瓷砖先浸泡水,而泡水和不泡水,后期装饰的效果就会呈现出不同。如果选择的是瓷砖胶,就没有什么差别,可以直接涂抹瓷砖胶,贴在墙面、地面上。
1、贴瓷砖之前是要泡水的。
2、因为瓷砖里面存在很多微小的空隙,这些空隙都是具有一定吸水性的,若不泡水直接贴砖的话,瓷砖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走。
3、因此造成瓷砖与水泥之间存在空隙,导致瓷砖粘接不牢固,形成空鼓、瓷砖脱落等现象。
通过以上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看完后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铺贴前,瓷砖往往需要在净水内浸泡20-30分钟,滤去水分后才可进行铺贴,否则铺贴好后水分蒸发瓷砖轻易起翘。
瓷砖内部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铺贴的话,瓷砖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走,让瓷砖与水泥连接部分出现空隙,粘接不牢,从而造成空鼓,瓷砖脱落等问题,所以,瓷砖在铺贴前一定要先泡水。
在泡水时,一定要将瓷砖全部浸入水中。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会将瓷砖叠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因此,在铺贴后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瓷砖是否要泡水,主要看瓷砖的吸水率。吸水率小,铺路时无需浸泡水,因为吸水率低的瓷砖基本上等于或小于0.5%。而具有较高吸水率的瓷砖通常需要浸泡。 例如,内墙瓷砖和小尺寸仿古砖等接近陶瓷的瓷砖是建议浸泡的。而像厨房和浴室中使用的釉面墙砖和地砖通常具有相对较大的吸水率,使用有必要泡一下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