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2、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春分和立春是立春先到。立春节气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左右,立春节气时一般有迎春的活动,春分是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的时候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平均温度已经在0°之上了,温度十分怡人,可以进行春游活动,室外草长莺飞,正是踏春的好时候。立春的前一个节气是大寒,大寒刚过,立春的温度还是十分寒冷的,虽然是春天但是温度却不是很高,依然需要裹得紧紧的。
立春和春分都属于春季,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立春:是天文春季的开始,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春分: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相等,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而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则可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和春分的区别:立春主要是古代四季的开始,而春分则是表示太阳运动的一个规律而已。春分: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