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燥烧,产生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解决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新的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③大力植树造林。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还能促进森林的更新;
3、科学合理的载畜量,不会破坏草原,又可以获得稳定的畜牧产品;
4、适度捕捞海洋系统中成鱼,不仅可以促进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还能不断获得各类产品;
5、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1、生物多样性可以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来说,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形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也就越复杂,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2、生态系统平衡(Ecosystembalance)又称自然平衡(Naturalbalance),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
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能力。
4、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扰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结构破坏或功能衰退.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也有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当今,由于人类对自然力的作用巨大,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
2、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如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缺的物质基础。
3、生产者是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还有一些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 自养微生物也是生产者。
4、分解者是异养生物。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异养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5、消费者是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三级消费者与四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