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当中,房屋征收工作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各地出现的房屋征收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那么,影响房屋征收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理想化的政策因素
国家制定的房屋征收政策细则和条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也极大的规范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活动行为,所以是理想化的政策,能够对各级机构政策执行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2、 执行机构的因素
房屋征收有两方面的执行工作,首先是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征收的主要工作,然后是各级人民法院负责对房屋征收的审批执行工作。各地政府在房屋征收过程中经常审批和征收同时进行,有些没有进行公示,信息不透明,征收补偿宣教不到位,这些都会对房屋征收政策的执行起到消极的影响。法院则有6个月的诉讼期限,被征收人如果在期限内没有自行拆除才能进行申请强制执行,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房屋征收工作的执行力度。
3、 被征收目标群体的因素
被征收人对于房屋征收的补偿标准或者数额不满意也是房屋征收政策执行不利的主要因素。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各地冒出的“钉子户”比比皆是,迟迟无法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征收工作的执行力度。
4、 环境的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执行机构和被征收目标群体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房屋征收政策的执行。执行机构为了完成硬性指标,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而被征收的目标群体则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积极上访、诉讼,甚至于和执法机构对抗。
所以综上所述,影响房屋征收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其实只是执行机构和被征收对象的目标群体,完善相应的工作还需要从他们身上下功夫才行。
房屋征收决定程序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12个环节如下:
1、对征收范围的确定。
2、进行规划审查和计划的编订。
3、建设项目的立项。
4、拟定征收补偿方案。
5、论证征收补偿方案。
6、对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
7、修改征收补偿方案。
8、听证。
9、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0、讨论决定。
11、落实征收补偿费用。
12、公告与进场。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1、自从全国多座城市启动了房屋限购的政策,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房价也得到了稳定。而以往,房价一升再升,在一些经济发展的城市,房价已经高得离谱,与老百姓的收入已经不成正比,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安全,造成了房产泡沫。
2、有些人会牟取利益,恶意炒房,所以限购令的出台,也有利于打击投机者,避免房产泡沫的产生。
3、限购政策出台之后,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重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让他们有能力来购买房子,同时也避免了矛盾扩大化,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