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河汉界是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2、楚河,位于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源出天山北麓,全长1067公里(663英里), 流域面积6.25万平方公里。其流域原属中国,清末被沙俄割占。
3、天山以西喀尔齐斯河与锡尔河流域(史称两河流域)广袤的土地置于西汉王朝的统辖之下,并在两河流域中的一条小河中游筑城驻守,由于当时的将士多为楚人,所以将此河定名为楚河(现仍称楚河),所筑的城也叫楚城(亦即后来唐朝时期的碎叶城,唐朝大诗人李白就生于碎叶城)。
1、楚河汉界在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
楚河汉界的典故来自于秦末汉初刘邦和项羽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2、楚河汉界的历史典故
楚、汉在荥阳展开了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拉锯战。 [2] 当时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自己,建议刘邦逃走。刘邦在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成皋。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焚了纪信,攻破成皋。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北渡黄河,军至修武,得到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他接受以往教训,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同时,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秋天,项羽率兵东进开封、商丘一带作战,留部将曹咎守成皋。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汉军得知情报后,多次到城下叫阵,曹咎擅自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刘邦复取成皋,屯兵广武,取敖仓之粮而用。
项羽闻知成皋失守,急回师广武,刘邦闭城不出。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听后项羽更加恼怒,决定杀掉刘太公。这时,项伯劝项羽道:“杀太公不是时候,也对楚军不利。”项从其言,太公幸存。项羽虽勇却无谋。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关中的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1、楚河汉界的具体位置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2、如今,在河南荥阳城东北的广武山上,还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的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是当年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刘邦与项羽对垒的鸿沟。
1、指的是棋盘中央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
2、“楚汉界河”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