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打黑逮到70余人,共“查扣冻”资金124.92万元、追缴销赃款5.5万元、采砂船1艘、7000吨河沙。自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以来,办结恶势力团伙案件3起(以吴某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案、以庄某某为首的恶势力、以许某某为首的恶势力),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5人;在办涉嫌黑社会案件1起(临淮关顾氏涉沙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24人;在办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1起(以朱某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人。
1、凤阳县所属的市:滁州市(安徽省)。凤阳县,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长三角城市群。东与明光市、南与定远县毗连,西部、西北部与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接壤,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
2、滁州,简称滁,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安徽省东部,皖苏交汇地区,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全市总面积133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4.7万人(2019年)。辖琅琊区、南谯区2个区和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4个县,代管天长市、明光市2个县级市。
朱元璋的家乡是濠州钟离太平乡,即今安徽省凤阳县。
朱元璋,原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凤阳的历史: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历唐、宋、元三朝未变,明洪武七年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沿用至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凤阳在历史上,古有“帝王之乡”之名,今有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唐高祖武德五年,杜伏威降唐后,钟离县属淮南道豪州。天宝元年,改豪州为钟离郡。乾元元年,改名豪州。唐元和三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 北宋时,钟离县初隶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南宋时,由于金兵常南下在濠州一带骚扰,开禧二年曾一度把州治迁往定远。 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正十二年二月,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为朱元璋所有,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明洪武二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并入凤阳县。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改属南京。 清顺治二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康熙元年,改属安徽省。乾隆十九年,将临淮县并入凤阳县。乾隆二十年,凤阳县属安徽省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驻凤阳。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
简介:省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百年老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凤阳县城中央原凤阳府衙所在地,是一所有着120多年历史沉淀、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学校,1893年建校,曾名淮南书院、凤阳府中学堂、安徽省立第四中学等。
师资队伍:学校占地2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0000平方米。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1人,高级教师65人,中级教师74人。专任教师中大学学历151人,大专学历20人。全校共有68个教学班,学生5000余人。
校训:严谨、务实、刻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