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宝宝的关键,在一个充满了友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宝宝,内心是非常健康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念。如果宝宝脾气比较暴躁,那么此时父母要进行调整了,可以以柔克刚耐心讲解,时间久了宝宝也会有所改变。
2、其次,还可以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毕竟培养宝宝的耐心是一件非常有技巧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耐心教育改变宝宝的性格脾气。毕竟脾气急的宝宝还是耐性不足,也反应出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
3、而且脾气比较急的宝宝自控力弱,成长中也会出现适应性差过于依赖的情况,尤其是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甚至会出现暴力倾向。相比性格温和的宝宝来说脾气急比较暴躁的宝宝很少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所以培养宝宝的脾气性格非常关键。
怎样应对小孩子闹脾气
1、好好谈一谈,保持冷静,才能妥善应对小孩子闹脾气。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家长对闹脾气的孩子发脾气。孩子是需要人去安抚,尤其是发脾气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好好安抚他,那就别指望他们会冷静下来。深呼吸几次,至少过几秒后,才做出反应。
2、确保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闹脾气不一定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有可能是受挫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或是身体出现了不适,也许孩子正在长牙、尿布脏了或是困了需要午睡。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试着和他谈条件,只要满足他的需求,他就不生气了。比如你带着孩子外出,随身带着健康的零食,以免他因为肚子饿而闹脾气。
3、问问他到底怎么了。孩子渴望有人倾听他们的想法,但只懂得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认真看待孩子,询问他到底怎么了,仔细聆听他的回应,也许有所帮助。这也不是说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以尊重的方式听他把话说完,就像你对待别人一样。不管孩子想要新玩具,或不想上学,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你答不答应是另一回事。
4、给予清楚的解释,不要只会说“不”。许多家长只会说“不”、“我说了算”,而不解释其中的原因。就是这种回答让孩子感到挫败。你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解释,只要为自己的举动提供一个理由,帮助孩子理解及更好地掌控整个状况。比如,小孩子可以少量吃糖。因为过多的吃糖是有危害的,因此要控制孩子吃糖才行。吃糖多对孩子的牙齿和健康有危害。而且吃过多含糖的食物,也有可能会引发肥胖。
5、提供几个应对方式供孩子选择。可以告诉他让他安静下来,不然的话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你给他一个选择,要么控制自己,要么回到不会影响别人的地方。如果他做了正确的选择(冷静下来),记得表扬他,可以谢谢他接受了你的选择,没有继续哭闹。相反,如果他继续选择不高兴,告诉他后果,而且要说到做到。比方说,把带他回房间,坚决要求他待在那里,冷静下来才能出来。用这个方法管教3岁左右小孩,比8岁小孩容易多了,所以越早开始管教孩子越好。
6、坚持你的立场。和孩子谈话时,你可以有同理心,但态度要坚决。平静地做出解释后,不要让步。孩子也许会立刻安静下来,也许不会,但他总会记住闹脾气并不能让他如愿以偿。下次他想要某个东西时,就不太可能闹脾气了。
7、防止孩子受伤。有的小孩子在发脾气时会动作很大。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一定要注意附近危险物品,帮助他避开危险。孩子闹脾气时,尽量不要抓着他,但有时候这也是必要的手段,而且带有安抚作用。温柔但坚定地抱住他,不要太用力。好好安慰他,尤其是如果他因为失望、挫败或不熟悉的环境下而闹脾气。
8、不要发脾气。你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示范良好行为。如果你也开始发“大人”的脾气,大呼小叫的,孩子会认为在这个家做出这类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控制自己并不容易,但你还是得为了自己和孩子,尽量保持冷静、镇定。必要时,花几分钟让自己平静下来。在这期间,让伴侣或其他负责人照看孩子。也不要打骂孩子,以这种方式失控,只会让孩子感到迷茫,而且怕了你。你和你的伴侣也需以身作则,示范如何良好地沟通和处理挫折。别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是一不称心就生气不高兴在孩子身上出气。
如何处理孩子的坏脾气
处理孩子坏脾气,转移他的注意力,找他感兴趣的事物或东西,分散他的精力,引导他把心思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在家设立“反思角”。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和他直接对话,因为他什么也听不进去。可在家里某角落,设立"反思角"。孩子若发脾气时,可让他坐到反思角去反思,想一想自己做的事情的对错,等他脾气稳定下来,或想清楚了,再同他说话,讲道理,分析他刚才做法,究竟哪里不好;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能被孩子的坏脾气传染,要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机会,去和孩子沟通;理智的爱孩子,为孩子营造和谐有爱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怎么纠正孩子发脾气
1、接纳:孩子有情绪、发脾气是正常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应该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2、了解原因:待孩子发完脾气、哭完了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了解发脾气的原因,给予适当的安抚。
3、认同:认同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脾气,但是不急于安抚,而是等孩子发泄完情绪之后、安抚孩子并替他表达出感受,建立共鸣。
4、认识情绪: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很多孩子发脾气是因为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启发孩子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出口。
5、反思教育方式:孩子是偶尔发脾气还是经常发脾气,如果只是偶尔发脾气那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经常发脾气,父母就要反思,是否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是、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父母要以身作则。
6、不要压制孩子:不要试图以暴制暴、靠发脾气去压制孩子发脾气,这样会适得其反。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让孩子憋在心里,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7、耐心: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陪伴,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她考虑问题,并商量着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引导孩子,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