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立知

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什么(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时间:2024-05-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宜嘉酱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打破社会等级界限,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在教学实践中,他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有问题时才加以指点。教育学生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注意因材施教,常常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不同解答。他教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提倡勤学多问,他自己则是“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他看来,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而思又以学为基础。要求吸收新知识与复习已有知识相结合,言与行相结合,反对讲空话,只说不做。孔子的许多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有益。

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什么

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孔子首创的是私学教育。孔子首创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其招收生源广泛,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水平、性格各不相同,在出身和社会地位上也各有差异,他突破教育由政府垄断的格局,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促使学校多元化。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孔子生平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的有关教育的格言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曰:因材施教。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于教育的名言孔子

1、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6、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孔子曰:有教无类。

10、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1、孔子曰:因材施教。

12、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