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时效是六个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行政诉讼,才有可能获得司法救济。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法律依据】
3、《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普通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8条规定,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
2、特殊诉讼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条规定,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第42条规定,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