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荆又作“山荆”,“荆室”,或简称为“荆”,是旧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谦称。“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出自: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见《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后因以“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例句:
1、恰才与拙荆一道来间壁岳庙里还乡愿。出自《水浒传》。
2、咱们明日便去扬州,二位少坐,兄弟去告知拙荆,让她收拾收拾。出自《鹿鼎记》第一回。
古人所说的小经泛指经书内容少或者文字少的书籍,没有具体是哪些书,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场景下都是不同的书籍。例如唐宋就依经书内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级,因时因事所指不同。新唐书中写道,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而在能改斋漫录写道,道家以道德经为大经,以庄子为小经。
手谈就是下围棋。一般老百姓下象棋的比较多,下围棋的比较少。老百姓常说,来,咱俩杀两盘,其实就是下两盘象棋。但是文人墨客用词比较文雅,把下围棋说成手谈。其实就是用手指交流的意思。世说新语里面有:以围棋为手谈。唐朝文章里面也有: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一般都会下围棋,大家熟悉的曹操,关羽,王羲之,谢安,王导,都是下围棋的高手。可以想象一下:关羽和曹操手谈,双方势均力敌。但是骑马打仗,十个曹操也不是关羽的对手。
古人束发之年是指15岁,这时男孩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在古代,男孩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读书了。可见古时孩子长大后,对于装束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下面家整理一下古代对年龄的特殊称谓,如下:
1岁: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9岁:九龄,为九岁,指数之年
10岁:幼学,十岁。
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15岁: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16岁:二八,为十六岁。
20岁:加冠,指二十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而立,
40岁:不惑: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54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