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孔子曰:因材施教。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6、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孔子曰:有教无类。
10、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1、孔子曰:因材施教。
12、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巧言令色,鲜矣仁。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首创的是私学教育。孔子首创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其招收生源广泛,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水平、性格各不相同,在出身和社会地位上也各有差异,他突破教育由政府垄断的格局,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促使学校多元化。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孔子生平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