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墨亭》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忠厚传家久出自苏轼的《三槐堂铭》,文中记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正是一门忠义,百世流芳,历经千百年之后,他们忠厚仁恕的浩然正气依然令人神往。
忠厚传家久的下一句是诗书继世长,意思是将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或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认真读书,学习前人优秀品质,可以使家族长久地发展下去。
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
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这人:“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帮迹,岂信然邪?”
经久不衰:
1、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或幼年期到成年期之间的时期的精神特征;青年人的活力或朝气。
2、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3、指过去的事物到现在仍然很流行,没有衰退地迹象。
近义词:经久不息,永垂不朽,源远流长。
反义词: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烜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