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千年谁复继夷齐,凛凛霜筠此斗奇。
要识苍龙联蜺意,拟容丹凤宿凰枝。
扶持有伴雪应怕,裁剪无人风自吹。
莫遣骚人说连理,君看高节孰如雌。
唐代崔颢《黄鹤楼》中整首诗,四句都是名句,详情如下: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先写出了黄鹤楼名字的来历,给黄鹤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原来这儿住着一只美丽的黄鹤。很久以前,有位仙人驾鹤远去,现在这儿只留下黄鹤楼了。
黄鹤楼虽然雄伟壮观,但它只是一个空壳,黄鹤、仙人已经远去,表现了诗人对黄鹤、仙人的怀念;黄鹤、仙人是自由、幸福的一种像征。
寓意现实社会混浊、腐败、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空余’二字道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多么希望黄鹤能再飞回来啊!抬头望天,只有那千年飘浮不定的白云在空中荡荡悠悠着,哪有黄鹤的影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希望现实社会能够变得祥和安宁,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前边这四句诗,虽然不合格律,多处违规或者犯忌,但是‘‘不以词害意’’,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因此这四句话传唱千年而不衰。
白天,晴空万里,长江大川和汉阳城的树木都显得格外分明,就连那远处鹦鹉洲上的荗盛的花草,也看得清清楚楚。一派美丽的风景!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长江大河虽然还是奔腾不息,向东流去,可是江面上烟雾笼罩,一片茫然。远处的美丽风景已模糊不清。烟雾笼罩,一片茫然,令人忧愁。
忧愁社会一片茫然,混沌不清,前途不明;忧愁自己心怀报国之志,却不能施展才华,该何去可从,心中一片茫然。
傍晚时分,倦鸟归巢,游子回家,思妇盼归,我该什么时候回家呢?向远望去,一片茫然,我的家乡在哪儿呢?
白天风景如画,傍晚一片茫然,寓意时过境迁,江河日下。此时,知道黄鹤不返的原因了:黄鹤在的时候,天气晴朗,社会祥和;而现在,一片茫然,社会混沌。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
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通过怀古思乡,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忧愁社会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上下一体,反映了黄鹤楼的古今变化,表达了诗人登楼时的寂寞忧愁。
1、“何时复西归”的前一句:百川东到海。
2、此句诗来自汉乐府《长歌行》,全文内容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截止2018年3月,现代汉语中可查询到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词语有一个:错综复杂。
2、释义: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3、出处:《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4、近义词:纵横交错、盘根错节。
5、反义词: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6、例句:迷宫里的道路错综复杂,没有向导很难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