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西田获早稻》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
尚恨不持锄,未免騂我颜。
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
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汉朝刘安的《淮南子》,是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原文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一样的。
2、就是说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这就是一篇改革的宣言,是说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只要坚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推进,也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够达到所谓有利于民、有利于事业的目的。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这句话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是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
2、当然,原文是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大意是说,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
1、苟:如果;假使。苟不教:如果不好好教育。
2、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原文选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