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理教育
1、4、5岁时。当孩子四五岁时,开始进入幼儿园等社会群体所在之处,同时他们对自己如何出生之类的问题,也十分懵懂。此刻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2、我们要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是别人不能乱碰的隐私部位,男女生之间的差别等等。如果发生了被侵犯的类似事件要如何处理等等。
3、10、11岁。此时是我家有女初长成的状态,男生女生的第二性征出现。我们要告诉他们大姨妈与遗精现象的正确处理方法,让他们有提前的心理准备。
4、12、13岁。一般普遍进入到了青春期,要告诉他们生理期的禁忌,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不要碰凉水。内衣的选择也要家长的参与。此时妈妈要密切关注女儿的变化,爸爸要密切关注儿子的变化。
5、14、15岁。当然,一些国外的教育会教大家如何使用避孕套等等,而在中国很避讳这种隐私话题,在中国一些大学的生理性选修课可能会讲避孕套的使用等等。毕竟其实偷尝禁果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多。
6、因为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这些懵懂的事情,都是通过不正确的渠道偷偷了解,如果家长从小就能正确引导,学校能够提供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7、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拿高分,只学习书本知识,而是要切实地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希望更多家长看到这篇经验,能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加尽心尽责。
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如何教育
1、缺乏私有权观念: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这是最容易解决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的偷窃是这个原因,家长们大可安心,孩子只是因为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而已,父母只需要注意多培养孩子的私有权观念,偷窃行为自然而然会消失;
2、人偷亦偷,看到同龄人偷所以自己跟着偷:
孩子有时候会看到同龄人有偷窃的行为,而又从未被揭发,就有可能会产生别人也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的想法,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要多注意孩子平时跟哪些人走得近,有可能是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或者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这个时候不仅从道德上教育孩子,必要时还得主动改变环境,让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很想要但是没钱买:
这需要按具体情况来分析,有可能是家长平时太过严格,不给孩子少许零花钱,也可能是孩子攀比心太重,也可能是家庭经济实在困难而无法给孩子必要的零花钱等等。作为家长,给孩子些许零花钱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思维,但是这个零花钱不可以给得太多,最好是“必要但不够”,这样有助于培养其选择能力和经济分配的能力。在此同时,还需要让孩子明白,并不只是物质才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很多方面例如品格,成绩等,都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假如家庭确实困难,则应该把情况如实告诉孩子,让他们参与到家庭消费中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赚钱的难处;
4、偷窃成癖:
如果孩子已经偷窃了很多次了,而你才刚刚发现,那么你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偷窃成癖很明显意味着孩子的偷窃行为不是因为物质需求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实际上他是因为偷而偷,或者说是因为喜欢偷时的感觉而去偷的,这需要严肃对待了,首先要以正式和严肃的方式和孩子摊牌,对其进行严厉的警告,告知其相关的法律,使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5、受迫而偷:
这同样也是需要重视的情况,受逼迫而去偷,这被逼迫可能比偷还要严重。比如,某低年级学生受高年级学生勒索,因为恐惧没办法选择去偷窃,以满足高年级学生的要求。这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安全,家长需要慢慢消除孩子的恐惧,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真相,再视事情严重程度选择联系老师,校方甚至警方等必要处理。
如何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方法如下:
1、让孩子接近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帮助孩子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孩子参与植物角的管理,让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3、带领孩子亲身体验,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带领孩子户外游玩;
4、帮助孩子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5、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