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雕鹗上云汉》
【诗人】:戴复古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
1、把酒临风的把:持,执。临,面对。把酒临风,意为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2、出处:《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意思是:登上这座楼,就产生心情畅快,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都忘了,端着酒杯迎着风,高兴到了极点。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登上岳阳楼时的愉快的心情。
“时清人复长”意思: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本句出自唐代李隆基的《端午》。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原文: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