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舞蹈的艺术特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手的形状丰富多姿、纤细秀丽,富有中国的古典美;手臂柔曼多变,手腕和肘部呈棱角;赤足,脚的基本形状为勾、翘、歪;体态基本下沉、出胯、冲身形成三道弯。出胯动作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推胯,一种是坐胯。推胯是在提胯惹出上推出,线条较硬,动作有力,坐胯有向前和向后的不同方向,动作柔和。总的构成刚柔相济、曲线鲜明的一种柔、韧、沉、曲相结合的动作特征;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的形象,也是其鲜明特色之一。敦煌的特色小吃
1、驴肉黄面:是一种麦面制品,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
2、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叶,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
3、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箭杆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
4、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小吃、快餐。
5、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1、莫高窟至今保留的洞窟(指有雕塑和壁画的)是在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陆续开凿的,有塑像、壁画的共有492窟。其中包括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尊。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2、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而被誉为“艺术宝库”。它丰富的唐代遗存,也为人们展示了一部唐代石窟艺术的编年史。敦煌的隋代佛像体现了北朝雕塑向唐代过渡的特色,而唐代佛塑则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汉民族的特色,造像温和、慈祥、庄严、丰满。敦煌壁画构图严密、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强盛和勃勃生机。
敦煌名字由来,敦煌介绍
1、“敦煌”名字的由来:“敦煌”一词的由来应是当地土著少数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译。学术界也是莫衷一是,有匈奴语音译、吐火罗的音译、羌语的音译等多种说法。现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是,“敦煌”为少数民族语词的音译。
2、“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3、敦煌,甘肃省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