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如何区分古诗词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1、定义不同: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2、体裁范围不同: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古诗词,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表现手法不同:
古诗按照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有内容表现手法和结构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手法按作用范围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如何区分古诗和散文所谓古诗 一般都有严格的韵律、字数要求的散文不需要散文诗介于二者之间
上面两篇都不是诗前者可为散文 后者乃人物传记
什么意思
古诗中的平仄到底怎么区分?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
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
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
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
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根据这个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为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其关系一阴一阳。
平仄相替产生节奏,由此也就产生了汉语的音韵之美。
对联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联、下联也要交替,即上下联相应的位置必须平仄相对。
字音的对仗加上字意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会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韵味和谐。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作对联要音韵和谐。
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
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比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
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基本句式:
仄
平
(仄)仄
(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对联不存在韵脚,上联和下联的末字忌韵母相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如何分辨古诗词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蚕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书怀》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采莲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田园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天旱农夫盼春雨,泪眼望稻谷。——《耕织图》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贫女》
1、意思不同。“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如:“多年的经验使他一下子分辨出哪件玉器是假的。”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如:小明分辩说:这件事不是我干的;
2、理解上不同。分辨,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分析一件事物的真伪,好坏等。分辩,通过语言论证自己的论点(未必是正确的论点);
3、象形字不同。辩:用言辞来解释。所以中间是言字旁。辨:用眼睛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