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鸣虫。
据孟昭连先生的《中国鸣虫》一书介绍,它在古代的别名竟有三十五个。
在《诗经》中,蝉又称螓(音qín勤《卫风·硕人》)、蜩(音tiáo条《豳(音bīn宾)风·七月》)、螗(音táng唐《大雅·荡》);而在《尔雅》中,又多了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音miàn面)、
马蜩、蜺(音ní倪)、寒蜩等(见《国学网〈十三经〉尔雅·释虫);扬雄的《方言》中,则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
其它尚有胡蝉(《尔雅注》)、蝘(音yǎn眼)(《礼记》)、蚱(音zhà炸)蝉(《本草纲目》)等多种别称。
鉴于蝉的别名过于古老,它的一些别名只能见于一些古文献中,简体字字词典内不予收录,只能了解个大概了。
一些繁体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包括繁体字本也没有收入,只能查古汉语大词典或《辞海》、《辞源》甚至借助于《康熙字典》的反切了。
现在电脑里一些繁体字也没有字库,打字也打不出来,很是麻烦。
说到这里,引出了一个题外话。
“汉字失了体,神仙不认的。
”现在看来,汉字简化是个方向,虽然适应了世界潮流,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1977年中国大陆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
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
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
毋庸讳言,汉字过于简化,就失去了古汉字的造字本意。
那“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的造字法则至今还难以超越,还生造什么新字呀!难怪台湾甚至香港、澳门不承认大陆的第一批简化字,二简就更不用说。
大陆第二批简化字在推广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是推广不下去了,人们不仅对推广的简化字难
以接受,还掀起了一股任意造字的的风潮,社会用字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只好取消了。
取消了这批简化字,虽然对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有所遏制,但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时也难以消除。
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别名呢?大约有三个原因:首先当然是品种问题,不同的叫法标志着不同的品种。
二是由于方言不同,同一种蝉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名字。
譬如说,蝉的幼虫在我的老家河南南阳称“爬叉”,而在河南永城被称为“知了猴”或“积了猴”,距河南永城以东100公里的的江苏徐州又称为“嗲(音diǎ)喽”。
“嗲喽”在徐州方言里有撒娇、使小性之意。
徐州话说“嗲喽”的表现是:“嗲嗲拉拉”、肉麻、起鸡皮疙瘩。
蝉的叫声单调、尖锐,音阶在高八度区间游走,是“嗲喽”行为的声音属性。
所以,方言有时有比普通话更形象的表现力和针对性。
再就是不同的时代,用一种蝉的名称也有变化。
扬雄的《方言》在释蝉时说得很清楚:“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其大者、其小者、其雌蜻、大而黑者、黑而赤者,等等,都有不同的名称。
前者说的是地域差别,后面则是品种的不同。
南朝宋郑樵《尔雅注》在释蝉时说:“蜩,即蝉之异名,词辨蝉之类也。
”然后,对蝉的异名作出了详细解释。
再加上这几个原因常常搅在一起,越发使蝉的异名多了起来,结果引得注家们相互辩驳,一般读者也只好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了。
明人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对前人的诸多说法有一辩证,现录之于后:“蝉,诸蜩总名也,皆自蛴螬腹蜟(音Yǜ育),变而为蝉;亦有转丸化成者,皆三十日而死。
俱方首广额,两翼留足,以胁而鸣,吸风饮露,溺而不粪。
古人食之,夜以火取,谓之耀蝉。
《尔雅》、《淮南子》、扬雄《方言》、陆机《草木疏》、
陈藏器《本草》,诸书所载,往往混乱不一#,今考定于左,庶不误用也。
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名蝒(音miàn面)、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蜩如螗’者是也;具五色者曰螂蜩,见《夏小正》:并可入药用。
小而有文(纹)者曰螓,曰麦□(上札下虫,音zhá扎);小而色青绿者曰茅蜩,曰茅□(上截下虫);秋月鸣而色青紫者曰蟪蛄,曰□(左虫右召)□(左虫右撩去提手)曰蜓□(左虫右木);曰□(左虫右奚)□(左虫右鹿),曰□(左虫右多,音shé舌)□(左虫右决去两点水,音jué决);小而色青赤色者曰寒蝉,曰寒蜩,曰寒螀(音jiāng),曰蜺;未得秋风则□(上病框下音,喑的异体字,音yīn阴)不能鸣,谓之哑蝉,亦曰□(上病框下音,“喑”的异体字,音yīn阴)蝉;二三月鸣而小于寒螀(音jiāng江)者曰□(左虫右宁)母:并不入药。
”他将前人诸说加以分类,去其重复者,总结出蝉的九个种类。
他归类的标准有三点:一是形体大小,二是体色,三是时令,这就比较科学了。
清人陈淏子《花镜•养昆虫法》“鸣蝉”条上说,鸣蝉一名寒螀,夏曰蟪蛄,秋曰蜩,又楚谓之蜩,宋卫谓之螗,陈郑谓之蜋蜩,又名腹蜟。
雌者谓之疋,不善鸣。
乃朽木及蛴螬腹蜟所化,多折裂母背而生。
无口而以胁,鸣声甚清,亮而闻远,鸣则天寒。
头方有緌,两翼六足,能含气不食,应候守常,多息于高柳、桑枝之上,死惟存一壳,又名蝉蜕。
当然,如果以现代昆虫分类学的标准来衡量,李时珍的分法仍有其不足之处。
根据科学的分类方法,蝉有3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仅我国就有120种以上。
最常见者有蟪蛄、黄蟪蛄、花蟪蛄、鸣蜩、赭□(左虫右撩去提手)、蚱蝉、黄蚱蝉、□(左虫右刀,音diāo雕)□(左虫右劳,音láo劳)、夏至□(左虫右撩去提手)、鸣鸣蝉、寒螀(音jiāng江)、春蝉、茅蜩、红娘子等十多种。
与蝉有关的词组和成语典故不少。
像蝉联,亦作蝉连,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
蝉娟(古汉字的娟字是“虫”字旁)。
《庄子·达生》中记载的“佝偻承蜩”或“承蜩之巧”,比喻做事精专,全神贯注,方能成功。
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寓意: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心无旁骛的认真做个一年半载,把别的诱惑、爱好暂时收
敛和压抑一下,养成不被外界打扰的习惯,专注的去做一件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的。
佝偻老人的体质没有办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专一和刻苦。
(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音júe,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
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中记载: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舍人,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背后有一只螳螂啊;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要抓这只蝉,却不知道它的旁边有一只黄雀啊;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他所处的树下拿着弹弓正瞄准了他啊。
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儒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
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
跟蝉有关的古诗词1、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
2、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早蝉》
3、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
4、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闻蝉》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6、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7、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闻蝉感怀》
8、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秋蝉声》
9、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听新蝉寄张昼》
10、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11、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垂丝钓》
12、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13、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
14、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咏蟹》
15、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与友人会》
16、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17、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风蝉》
18、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
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
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
《闻蝉》
19、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六月三日夜闻蝉》
20、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
21、娇声娇语。
恰似深闺女。
三叠琴心音一缕。
趓在绿阴深处。
《清平乐(咏蝉)》
22、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新蝉》
23、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早蝉》
24、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
25、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26、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新蝉》
27、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咏蝉》
28、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赋得弱柳鸣秋蝉》
29、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晚山蝉》
30、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晚蝉》
关于蝉的古诗词名句蝉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乔
原文: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蝉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原文: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蝉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带蝉字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静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参考资料:wu
关于蝉的诗句有哪些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
8、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9、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
1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
11、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唐·白居易《早蝉》
12、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垂丝钓》
13、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闻蝉感怀》
1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
15、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唐·元稹《送卢诗》
16、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秋蝉声》
17、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
18、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19、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唐·卢殷(《晚蝉》)
20、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晚蝉》
21、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唐·司空曙《新蝉》
22、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闻蝉》
23、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六月三日夜闻蝉》
24、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早蝉》
25、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26、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
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
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
——《闻蝉》
27、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新蝉》
28、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唐·雍裕之《早蝉》
29、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0、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晚山蝉》
31、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早蝉》
32、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lz13.cn)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新蝉》
33、娇声娇语。
恰似深闺女。
三叠琴心音一缕。
趓在绿阴深处。
——《清平乐(咏蝉)》
34、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听新蝉寄张昼》
35、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咏蝉》
36、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37、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38、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赋得弱柳鸣秋蝉》
39、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咏蟹》
40、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与友人会》
带有蝉字的诗句带有“蝉”字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原文: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译文:
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
蔓草稀疏渐枯萎,园中林木空自凋。
清澄空气无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
悲切蝉鸣已绝响,成行大雁啼云霄。
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怎能不辛劳!自古有生即有死,念此心中似煎熬。
如何方可舒心意,饮酒自能乐陶陶。
千年之事无需知,姑且行乐尽今朝。
2、唐代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原文: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译文:
我常常想要归卧丘山,苦于没有资财把庭院经营。
滞留西秦不是我的夙愿,我向往那高僧所在的东林。
囊中黄金已在羁旅中用尽,壮志一年年渐渐地消沉。
傍晚时分,凉风吹来,又听见秋蝉哀鸣,我的心情越发悲伤起来。
3、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原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4、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原文: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5、宋代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原文: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译文:
秋风吹拂在湖面上,傍晚时分,蝉声急促。
红莲经夜被露水打湿。
为了暂时挽留住将要离去的客人,只好加速酒筵的进程。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
入朝以后,一定会度过一段寂寞的时光,不知何时才得重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酉岁九月九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中寄远上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入若耶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古诗词里的蝉的别称
1、千里马的别称:上树草、赶山鞭、藤碎补。
2、千里马是攀援植物,植株高约30cm。根茎长而横生,黑色,鳞片棕色披针形,常脱落。叶近生;叶柄淡棕色;叶片纸质,披针形尾尖或渐尖,向基部渐变狭,下延于叶柄,边缘波状,干后绿褐色,光滑;叶脉略可见。孢子囊群大,圆形,散布于叶片的背面。
3、【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活血通络;除湿止痛。主咳嗽;骨折;跌打损伤;劳伤疼痛;风湿痹痛。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击壤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蚕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书怀》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采莲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田园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天旱农夫盼春雨,泪眼望稻谷。——《耕织图》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