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不学礼,无以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的译文
1、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2、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4、教给你什么叫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5、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6、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7、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8、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10、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论语雍也孔子提出学习的三重境界
1、一重境界:知道;二重境界:喜爱;三重境界:乐趣。
2、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译文: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4、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论语孔子对交友的语录
道不同,不相为谋。
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