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规则。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对的,指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法则。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含义: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强调人的意识和能力。
1、客观[词典]objective;
2、[例句]我们并无实际、客观、科学的证据支撑我们的信仰。We have no real, objectiv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our belief.
3、objective,n.目标; 目的; (望远镜或显微镜的) 物镜;adj.客观的; 就事论事的; 不带个人感情的; 客观存在的; 基于事实的; 宾格的;
4、[例句]Our main objective was the recovery of the child safe and well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将孩子安然无恙地找回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客观的反义词是主观,主观一词,通常语境中是指人的一种思考方式,与“客观”相反,所谓“主观”就是凭借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并作结论、决策和行为反应,而不能与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细商讨,称为主观。
2、其与客观的主要区别为: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独立于意识之外,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是抽离于万事万物的客观实在,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