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小经泛指经书内容少或者文字少的书籍,没有具体是哪些书,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场景下都是不同的书籍。例如唐宋就依经书内容或文字多少,分大、中、小三级,因时因事所指不同。新唐书中写道,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而在能改斋漫录写道,道家以道德经为大经,以庄子为小经。
1、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2、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3、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古人读书的几种方法:
1、“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要博学慎思,学思结合,不懂就问;
2、“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方法,也就是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来学习;
3、“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4、‘’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5、‘’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1、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4、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