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
2、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3、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4、梭罗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瓦尔登湖经典语录赏析
1、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就像是果实上的霜,必须小心翼翼才可以保存下来,但是现在人和人之间正好就缺少这种温情。
赏析:热爱生命,主张平等,热衷阅读,乐于行动,追求真知,欣赏高贵的品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珍惜和感恩人能够拥有思想:“如果我终身像只蜘蛛一样,被禁闭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有思想,对我来说世界还是那么大。”
2、当付出的劳动换来的只是痛苦。这种时候,痛苦本身就是劳动的报酬。
赏析:人类需要依靠努力才能获得的一切。食物、衣服和住所。如果是结果只是痛苦,那痛苦本身就是报酬。
3、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赏析:这是全文的一个提要和总括,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最美”和“最有表情”。文章描写的正是瓦尔登湖的美姿和表情,而且把这种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瓦尔登湖的作品赏析
《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更是一本充满了超验主义思想和人性观的著作。
梭罗在全书的开篇这样写道:“我不预备写一首沮丧的颂歌,可是我要像黎明时站在栖木上的金鸡一样,放声啼叫,即使我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唤醒我的邻人罢了。
这正是他创作《瓦尔登湖》的目的,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极力反对的就是当时人们大行其道的工业主义和物质主义。那时的新英格兰工业化异常繁盛,在梭罗看来,机器这一工业化的产物,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复杂,人性已经改变,人类正沦为自己的工具。
针对这些,梭罗把他的着眼点放在了工业化和物质化对人性的摧残上,对于工业化和物质化,梭罗从没妥协过,从没停止过抗争,而对于那些沉迷于此,将财富作为生活的目标的人们,他给予的除了鄙视还有同情。在瓦尔登湖畔的小屋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梭罗向全世界展示了大自然的深厚的内涵,并警告世人工业化和物质主义正日益变成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威胁。
瓦尔登湖的中心思想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作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即回归自然。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用梭罗的话来说,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瓦尔登湖的神话代表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正在致力于保护自然留给人类所剩不多的财富。瓦尔登湖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以及人类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