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糍是广东传统的祭祖食品之一,清明到来之前,制作艾糍,是一种仪式,年年做,体现了广东人对清明节归根祭祖的重视。艾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清明期间,市民一般都会做艾糍,艾的销量也随之增大。在粤北各地,都有清明做艾糍的习俗,除了艾糍芳香好吃之外,拜山时更是必不可少的祭品。
2、清明节为什么要做艾糍呢?农村的说法主要是“辟邪”。据说,新鲜的艾草是一种“辟邪”之物,在清明节吃艾糍就可以“辟邪”;又有人说艾是阳性之物,去世的先人生活在阴间,拜山时用于拜祭祖先,可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其实,艾草本身就是一种草药,在药性方面确乃纯阳之性,可以起到通经活络、回阳救逆、祛除阴寒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具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的功效。
1、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2、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3、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风俗:
1、荡秋千: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2、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又叫春游。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
5、放风筝: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称为“神灯”。
1、清明节吃艾饺寓意着驱邪,过去人们认为清明节时邪祟频出,便用有驱邪效果的艾草制成食物吃下,来保护自己不受邪祟侵扰。艾饺是一种以艾叶、糯米粉、粳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浙江传统小吃,清明节吃艾饺的习俗也主要流行在浙江地区。
2、清明节的时候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地区都会食用艾饺的,部分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吃青团、润饼等物,艾饺其实是浙江省的一种传统小吃,我们也只有在浙江地区才能够看到家家户户煮艾叶、做艾饺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