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叶泡不破的方法是将粽叶一张一张清洗后把冷水,碱和粽叶一起下锅,文火慢煮至开,以便其纤维在热水浸泡中伸展,增强其柔韧性,减少被大火煮坏的可能性。改用大火煮大概十分钟至二十分钟,让粽叶中硬化的纤维在热气和水的冲击下软化。或者可以把清洗后的粽子叶放到大锅中加水,蒸沸时间10分钟,同时加上几勺子盐,加盐能起到杀菌消毒和固色的作用,同时也让粽叶更加有韧性,不易破掉。
1、包粽子的叶子要泡8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叶子是要提前泡水的,这样会更软一点,更方便包粽子,一般是泡一夜,差不多8小时左右。
2、粽叶可以用冷水,也可以用热水。由于买回来的粽子叶是干比较脆,所以需要用水浸泡、清洗,这样不仅粽子叶变得有韧性而且也干净了。干粽叶洗净后,最好在冷水里浸泡8个小时,或用开水烫半小时以上,粽叶才会变软。干粽叶也需用清水浸泡一晚,次日用刷子刷洗,蒸半个小时杀菌。
粽叶是包粽子不可或缺的材料,市面的粽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鲜的粽叶,一种是干粽叶。干粽叶非常的脆,韧性差,所以处理干粽叶的时候不但要煮,还要提前浸泡,只有经过这两步处理才能让干粽叶吸饱水分,增强韧性,包粽子的时候就不容易断裂了。具体做法就是在准备包粽子的前一个晚上将干粽叶泡上,水里加上一勺食盐,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浸泡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再将泡了一个晚上的粽叶清洗干净,开水下锅煮一下,煮的时候也加点食盐,中小火煮10分钟左右捞出过凉水,干粽叶就处理好了,特别有韧性。而新鲜的粽叶跟干粽叶的处理方法不太一样,因为新鲜的粽叶本身韧性比较好,就不用像干粽叶那样提前浸泡了,清洗干净之后用开水烫3分钟就可以了。烫的时候水里也加点食盐增加韧性,然后注意两面都要烫到,这样既能杀菌,还能增加粽叶的韧性。总而言之,不管是干粽叶还是新鲜粽叶,处理过程中都要用到食盐,这是因为食盐可以使粽叶更加有韧性,不管是泡还是煮的时候加上一小勺食盐,都可以很好的增加粽叶的韧性。
咸粽、甜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
人们总是在纠结吃咸粽还是吃甜粽,其实,古人一开始并不存在这种“选择困难症”因为那时的粽子只有原味白粽一种,什么馅料都不添加。
史料记载,晋朝之前,世上只有白粽,所谓的地域差异在于,北方的粽子是用菰叶包裹黍米,而在南方,人们则将黍米装填于竹筒内称为筒粽。
魏晋时期筒粽逐渐消失,而包裹黍米的叶片拓展为芭蕉叶、荷叶等,再后来则多用箬叶、芦苇叶。
南宋时,人们开始在白粽上淋以蜜糖食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里,就有裹蒸粽子、栗粽、金挺裹蒸菱粽、糖蜜韵果巧粽等记载。
这种升级版的白粽被称为蜜淋粽子,与宋朝蔗糖产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