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
(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上友麋鹿下凫鹥,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
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
我来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
)
潜的意思,潜的意思是什么
1、潜,汉字,具有多种词义词性及词义。多用作做“隐藏”,“潜入水中”等意。
2、《潜》,《诗经·周颂·臣工之什》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一章,共六句。周天子以各种嘉鱼献祭于宗庙的乐歌。这首诗说在那漆水、沮水的深处,藏有各种各样肥美的鱼,把它们打上来祭祀祖。
3、《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古代妇女七出是指什么
古代妇女“七出”表示七种罪名,如果古代妇女犯“七出”之罪,丈夫即可休妻。
一出:不孝顺父母。
二出: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出:淫,除了不能出轨,还不能对丈夫有过多的房事要求。
四出:忌妒,即吃醋,反对丈夫纳妾就是吃醋的一种。
五出:多言,女人切忌多嘴。
六出:有恶疾。
七出:盗窃。
什么叫被潜
由于某种原因而违背了自己的本意,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被潜。例如被潜规则等等。
“潜规则”是一个汉语词汇。它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无局限性,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其可弥补明规则不足之处,合理之处应当予以弘扬,不合理之处即应扼杀于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