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咏三良》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1、民以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其意思是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
2、“民贵君轻”是中国古代最精彩的思想命题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政治权力本原的意义上,民众比君主更重要。正是对这个命题的深入研究,使我认识到一个更精彩的“立君为民”命题。儒、道、墨、法等重要学派普遍认同这个命题,其中法家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意思是王朝建立后,天子去镇守国门,王朝灭亡时,君王去殉国也绝不投降敌人。讲的是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后者讲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表达一种气节,一种担当。
明朝在南京建都称帝,但一直受到北鞑靼和瓦剌侵扰,加上北元蒙古南袭,为了巩固江山社稷,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将都城迁至北平。因为北平比较靠近明朝的重要防线山海关,并且北平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故而民间称“天子守国门”。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谨奉社稷而以从”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出自《韩非子·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