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诗词

逐客何人著眼看出自哪首诗(以仁服人何人不服出自哪里)

时间:2023-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访旋郎
《临城道中作(并引)》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予初赴中山,连日风埃,未尝了了见太行也。

今将适岭表,颇以是为恨。

过临城、内丘,天气忽清彻,西望太行,草木可数,冈峦北走,崖谷秀杰。

忽悟叹曰:吾南迁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

书以付迈,使志之。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逐客何人著眼看出自哪首诗

以仁服人何人不服出自哪里

1、清朝学者吴敬梓曾说“以仁义服的人,何人不服”,意思是说,以仁义来服的人,谁又会不服呢“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1]),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此何人哉的意思

1、意思是:渺茫的苍天啊!造成这个后果的到底是谁呢?

2、这句话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3、原文是:知我者谓我“心 ”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4、翻译:了解我的认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不知道我是不是有什么要求,天啊,这是为什么呢?

《谏逐客书》文章结构分析,《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1、《谏逐客书》文章结构分析如下: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先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都来自诸侯各国。

2、《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如下: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力。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