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诗词

来檄自可求出自哪首诗(讨武氏檄谁写的)

时间:2023-09-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信然郎
《寄丁中允》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人生九州闲,泛泛水中木。

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

始我与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义乃绸缪。

我於人事疏,而子久矣修。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离今六年,念子未尝休。

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

欢喜不满颜,长年抱离忧。

古人有所思,千里驾车牛。

如何咫尺间,而不与予游。

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颜两惭羞。

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无巇,水浅亦可舟。

使君子所善,来檄自可求。

何时子来意,待子南山头。

来檄自可求出自哪首诗

讨武氏檄谁写的

1、《讨武氏檄》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创作的一篇檄文。此文开篇即历数武则天之累累罪恶,层层揭露,有如贯珠,事昭理辨,并点明武氏乃亡国之祸根,从而道出讨伐武氏之必要性;再写起兵讨武之正义性,气盛而辞断;最后向敌方晓以赏罪诱胁。全文综合运用对仗、用典、夸张等表现手法来烘托文章气势,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2、檄是古代用以声讨、征召或晓谕的文告,主要用于军事行动之际。刘勰《文心雕龙》论析檄时说:“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声威。”形象地说明檄文的特点在于先声夺人。而要先声夺人,檄文必须“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要有理有据,而且理直气壮。《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先声夺人,立论严正,理直气壮,且语言犀利明快,节奏紧促。充分地体现了刘勰所说檄文的特点,不愧为传诵千古的佳作。此文属骈体,骈四俪六,对仗工整,用典切实,又清新自然。

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例如,到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2、文言文檄的意思

3、<名>檄文;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

4、《<指南录>后序》:“到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5、檄的基本字义

6、(1)(形声。本义:檄文)

7、(2)同本义

8、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9、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0、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3)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12、(4)泛指信函。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