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觉宿精舍》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贾谊》,这首诗借咏贾谊故事,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让他们在政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李商隐把从古以来贤才不得重用的叹息与自身流落不遇的感慨,通过贾谊的典型事例抒写出来。前两句以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觉情韵悠远。汉初的贾谊,有治国之才。汉文帝为询问鬼神之事,曾半夜把贾谊叫进宫里。唐代诗人李商隐,据此便写了一首名诗,讽刺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
1、天经地义;解释:
2、经:规范,原则。表示不能改变也不容质疑的道理;或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3、义:正理,准则。
4、释义: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5、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6、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指绝对正确。
7、近义词:理所当然、千真万确。
8、反义词:天理难容、岂有此理。
1、不知则问,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