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一条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口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沉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静则清,心定则恒。
2、不知者受害最大。不知者不明真相,往往会凭感性行事,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我们不仅要做个智者,更要做个智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察人生。
3、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咄咄逼人,就算才华再超群、智慧再尖锐,也难有一展抱负的余地,如同太硬的木头最容易折断。所以,我们要懂得谦和、忍让、与人为善。
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6、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经历过多少事情,最后还是要放下,一切归于尘土。
7、历尽劫波始豁然。佛法无边,向上心欢。念佛醒悟绽芳莲,放下执着,自在随缘。
8、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现在,而是让我们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战胜生命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9、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生活中出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别再执着,别再纠结,放下执念,放过他人,也饶过自己。
2、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4、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5、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6、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7、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8、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9、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0、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指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受训戒。凡皈依佛教的人都应受持戒律,以便更好修行。因不同教派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戒条。分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或小乘戒、大乘戒、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2、出家者受持戒法后即成为正式僧尼。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上座系佛教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31戒,此传汉地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藏传佛教喇嘛持253戒。信奉大乘的汉地佛教僧尼还须受菩萨戒。凡受戒者不许破戒,但允许声明舍戒还俗。破戒者要受到惩罚。如果遇特殊情况,也可以暂时破例开戒。为表示笃信佛法、虔守佛规,需受戒,即用戒香炙烧头额或手腕,炙成3个、6个、9个或12个黑疤,越多表示越虔诚,戒期完毕,由传戒者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佛家蛇代表恨心、发脾气、生气、憎恨。“佛家”指属于佛教者,或与佛教相关的。与儒家、道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大精神支柱(即“三教”)。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