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览镜·季主诚贤术未奇》陶望龄
《古神祠前》戴望舒
1、蛰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é fú。意思是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出处
《淮南子·天文训》:“百虫蛰伏,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于阴。”
叶圣陶《隔膜·苦菜》:“蚯蚓很安适地蛰伏着,这回经了翻动,他们只向泥土深处乱钻。”
蛰伏:本义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比如蛰伏乡间。
蛰伏有三个意思:1、动物冬眠。2、伏处;幽居;隐居。3、潜伏;隐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蛰伏是一种介于睡觉和完全冬眠之间的状态,在此期间,动物的身体温度明显下降。
具有蛰伏习性的动物:
爬行动物:如蛇类、蜥蜴类、龟类等动物。两栖动物:如蛙类.。鱼类。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等。多年生昆虫类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蝙蝠、獾类、貂类、刺猥等。熊类。如黑熊、棕熊、马熊、北极白熊等。1、《春日》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的呢?原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