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不去”: 《大戴礼记》——“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唐律疏议》——“三不去者,谓: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所受无所归”。
2、“七出”: 《大戴礼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唐律疏议》——“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
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有:拙荆、内人、贱内、梓童、太太、娘子、糟糠、小君、细君等等。古代因为存在各种礼仪条款,在不同的场合对妻子的称呼也会发生改变,也会根据身份的不同来使用一些特指的名号,如皇后等。
拙荆
古时很多人把妻子称作拙荆。拙是一种谦称,荆就是荆棘,是一种灌木。古时候的女子经常用灌木来做成钗子。所以拙荆就被用来指代自家的妻子,是一种谦称。
内人
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出现“内人”一词,而“内人”一般是大户读书人家对妻子的称呼。还有一种称法叫做“贱内”。贱内跟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的时候贱不是修饰“内”的,也就是说贱不是指妻子,而是指男子自己。所以,这是一种很谦虚的称谓。
梓童
这个称呼见于帝王家,一般是皇帝称呼皇后。据说此称呼还与卫子夫有关。相传,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武帝则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后便有帝称后为“梓童”的说法。梓为木中之贵者,在古代古人就以梓为有子之意。古代讲究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对子嗣相当看重,皇后也逃脱不了古代女子母以子贵的惯例。皇后母仪天下,故只有皇后才能称之为梓童。
细君
古人对妻子的还有一种称呼是细君,细君一词出自《东方朔传》中,朔妻之名叫细君。古代的那些诸侯大多会称呼自己的妻子为细君,而那些寻常百姓会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小君。在汉朝还有一个公主名叫细君公主,远嫁到了北方。
"娘"在古代的意思是少女,如杜十娘。"娘"还有一个义项是妇女的通称,如厨娘、渔娘等等;结婚这一天是第一次的改变,故称为“新”。新娘是指新婚夫妇的妻子。在这两个意义上,"新娘"可以表达一个女人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作为"老娘"的对应词,说"新娘"是成婚男人的新看护人。
古今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那么在古代,我们称对方的妻子为什么呢?
在古代,一般称对方妻子为令正。令正就是古代对对方家庭嫡妻的敬词。在宋代陈的《颍川语小》卷上就有:“若谓正为令正,令嗣为令似……传习已深,不觉其谬,亦不可得而革矣。”
另外,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而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