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学校教育十分有利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也有利于青年一代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全面发展各种能力。学校教育以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其他方面发生联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保证对青年一代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或称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者 广义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取得)一定资格的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3、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学习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4、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
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人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实施教育的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