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香包用的香料一般有雄黄、朱砂、玉兰花、柠檬草、薰衣草、艾叶、迷迭香等。也有用中草药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制成的香包。端午节的香包有消毒、驱虫的寓意。
在香包里加入少量雄黄,挂于室内,有很好的驱蚊的效果。但雄黄具有毒性,注意不要让孩子随意服用。
香包一般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成不同形状,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具有抗菌的作用。
端午节挂香包是该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之一,一般来讲过了端午就可以将香包摘下了,没什么特殊的规定,而对于已摘下的香包端午节过后可以将香包里的药包换成避蚊的中药包继续使用,将香包改制成钥匙包,还可将里边的内容换成干花,挂在衣橱或汽车内,不用扔。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需要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也可选择其它的中药,如藿香、菊花、桂皮、辛夷、佩兰、橘皮等。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
早期的香包作法简单,造型单调,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后来为了美化,开始讲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状发展成各式动物造型。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直到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病。
制作端午节香包需要的材料包括:剪刀、针线、绸布、棉花、各种含有香味的中草药等,一般用到的中草药有艾草、香草、甘草、藿香、丁香等,这些草药有一定的芳香,可以驱赶蚊虫。
香包常见的形状有圆形、葫芦形、桃形、方胜形等,一般是抽绳收口,便于往里面添加各种香料。
端午节除了佩戴香包,常见的习俗还有:赛龙舟、包粽子、戴五彩绳、喝雄黄酒。
制作香包时,需要用到针和剪刀,要注意安全,以免不小心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