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由来是什么 什么时候确定普通话为国语 普通话的由来

2025-02-23 教育 24阅读 投稿:七街怪人

1、普通话,来源于是雍正王朝的官话,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2、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普通话的由来是什么 什么时候确定普通话为国语?

普通话的由来

1、普通话主体来源于是雍正王朝的官话,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2、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普通话的由来简单介绍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到了清朝雍正时期,正式确定北京话为标准官话,在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1949年后改称为普通话。

“普通话”一词在清末的时候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的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

普通话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

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发“京国之争”,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是以滦平语音为标准音。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声明:问客百答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