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手卫生有五个重要时刻,可以简单概况为“二前三后”:
1、接触患者前,日常接触患者、生活护理、非侵入性治疗或检查前实施;
2、进行无菌操作前,将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侵入性治疗或检查前实施;
3、体液暴露后,接触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后,接触其他任何表面之前实施,如实施有创操作、移除保护设备等;
4、接触患者后,接触病人完整皮肤、患者周围环境的表面后实施,包括日常接触、生活护理、非侵入性治疗或检查之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最后一次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实施,包括日常清洁活动、不直接接触病人的护理活动。
手卫生在医疗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在吃东西的前后,使用了公共物品之后,接触动物之后,从医院或病菌大量存在的场所归来之后,接触眼鼻喉前后都需要洗手。
1、在接触生命的患者之前要洗手。比如有些患者已经生病了,或者已经接触了生了不同疾病的患者,在这之前都要仔细的洗手。
2、在实行无菌操作之前要洗手。比如一些物品需要进行清洁,或者要进行无菌操作,就有严格的洗手。
3、在接触生病的患者之后也要洗手。这里包括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4、在接触了生病患者周围的环境或者物品之后要洗手,这里的环境和物品指的是各种环境和物品。
5、相关的体液暴露之后也要洗手。这里的体液主要是指分泌物,血液或者是伤口的敷料等等。
洗手五个时刻两前三后分别是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又称为“二前三后”。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通过感控工作间能协助院感人员更好的督导手卫生工作。
2005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洗手指征为:①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②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⑤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