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属于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3、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
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3、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孔子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即国学的核心内容。
2、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4、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1、孔子的礼的思想首先是“克己复礼”,其次“以和为贵”,最后是“以礼治国”。
2、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如下:
1、孔子影响了中国近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几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儒家思想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4、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