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祥地,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陕西什么是西周文化发祥地
陕西是西周文化发祥地是因为:陕西境内发现了一系列周朝时期的大型古城遗址,周原遗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周原位于关中盆地西部,扶风岐山二县交界的京当等村,是西周居民的生活栖居地。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直到西周末年政治经济中心东迁,大量大型宫殿、宗庙遗址及众多王室、贵族的祖茔才被埋入地下。
陕西什么地方是西周文化发祥地
陕西宝鸡是西周文化发祥地。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自汉代以来,宝鸡境内就不断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可以说,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制作技艺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最高水平。
陕西省为什么是西周文化发祥地
陕西省是西周文化发祥地是因为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这里发掘了大量有关西周的古文物。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