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是君子应该通过“仁”来辨别是非之后,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孔子的礼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孔子认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周礼指周朝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孔子所作之《礼》,为《仪礼》,又称《士礼》。专制时代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中也有一本《礼》,这本书是《礼记》。形成很晚,是汉儒戴圣四处收集而成的资料汇编。但是,后代的君主们却有意贬低孔子的《士礼》,将其排斥于科举考试之外。而《礼记》却因符合专制意图而得到了朱熹等人的推崇。除《礼记》与《仪礼》外,还有一本讲周朝官制的《周礼》。此书中有大量王道内容,亦在后世被官方排斥。《士礼》《周礼》《礼记》并称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