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履常雪中》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
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
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
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
1、纷纷扰扰,汉语成语,拼音是 fēn fēn rǎo rǎo,意思是指凌乱的样子。也形容思绪纷乱。出自《神女赋·序》。
2、示例: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谁知蓦地里炮声大震,喊杀连天,众人从睡梦中惊醒,不识何处大兵,从天而下,身不及披衣,而头已断,手不及持刃,而臂已离,纷纷扰扰的一夜,城中的兵民,多半向鬼门关上挂号报到;觉昌安父子及阿太章京两夫妻,也亲亲热热,一淘儿归阴去了。”
3、成语出处:战国 宋玉《神女赋·序》:“精神恍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1、可怜的近义词:哀怜、怜悯、同情、不幸。
2、可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ělián,意思是:怜悯,可惜,值得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令人喜欢,讨人喜欢,出自《玉台新咏·无名氏古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句话出自于民间俗语。原话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