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晋卿(并叙)》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功臣全彬之后也。
元丰二年,予得罪贬黄冈,而晋卿亦坐累远谪,不相闻者七年。
予既召用,晋卿亦还朝,相见殿门外。
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阨穷而不怨,泰而不骄。
怜其贵公子有志如此,故次其韵。
先生饮东坡,独舞无所属。
当时挹明月,对形三人足。
醉眠草棘间,虫虺莫予毒。
醒来送归雁,一寄千里目。
怅焉怀公子,旅食久不玉。
欲书加餐字,远托西飞鹄。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渎。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
不如两相忘,昨梦那可逐。
上书得自便,归老湖山曲。
躬耕二顷田,自种十年木。
岂知垂老眼,却对金莲烛。
公子亦生还,仍分刺史竹。
贤愚有定分,樽俎守尸祝。
文章何足云,执技等医卜。
朝廷方西顾,羌虏骄未伏。
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
羡君真将家,浮面气可掬。
(袁天纲语窦轨:君语则赤气浮面,为将勿多杀人。
)何当请长缨,一战河湟复。
1、可以看《后汉书》《三国志》史书,上面记载人物传记,是南阳人,直接写南阳的,是襄阳的就直接写襄阳人。证明当时南阳和襄阳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襄阳在当时不属于南阳。不信请读《蜀书九·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蜀书十一·向郎传》:“向郎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
2、而同时的南阳人黄忠、文聘、韩暨则注明为:“字汉升,南阳人也。”“字仲业,南阳宛人也。”“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
3、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写的史书,竟然有襄阳也有南阳。证明了当时襄阳不属于南阳管。
4、《后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根本没有襄阳。
5、《后汉书·郡国四》载:南阳郡,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辖:宛、冠军、叶、新野、章陵、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育阳、涅阳、阴、酂、邓、山都、郦、穰、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成都、襄乡、南乡、丹水、析三十七县。
6、南郡,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一,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辖江陵、巫、秭归、中卢、编、当阳、华容、襄阳、邔、宜城、鄀、临沮、枝江、夷道、夷陵、州陵、很山。南阳郡、南郡隔汉水相望。
躬耕意思是亲自耕种,是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出自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辟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
躬耕一词出处:
1、《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初刻拍案惊奇》:躬耕数亩之田,归老于此地。
3、《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4、《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1、出师表中的躬耕是亲自耕种的意思。
2、《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亩之上。”就是说:我原本是一个平头百姓,亲自在南山的田亩上种地。
3、《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4、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