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定试卷二首》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1、披法: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你讲话;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披帛的时尚潮流,在隋唐时风靡天下,将披帛缠绕出各种样式,以配合自己的衣装和场合,除了绕过肩背,搭在双臂上这种传统穿法外,还可以将披帛一端塞入裙腰,另一端随意披散。
2、披帛,是古代女子服饰上的一种配饰,轻薄的布料丝织品,甚至男性古装服上也有;多为汉族服装的绸缎绫布,相似的有蒙古族的哈达布条、围巾等,隋代壁画中已有披帛,唐代广泛流行。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有很多种戴法,披帛分两种:一种布幅较宽,长度较短,名为披子,使用时披在肩上,多为室外用;另一种布幅较短,但长度有所增长,名为披帛,使用时多将其缠绕在双臂,多为室内用。
披帛本来是保暖的东西,类似披肩,后来就变装饰品了。
有些齐胸是很简单的,还有的可以因为裙子太长就把齐腰当齐胸穿,如果要日常方便的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帛(拼音:bó)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白,从巾,白兼表音,本义指一种白色的丝织品,后作为丝织品的总称。甲骨文卜辞中多用作地名。
2、《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薄陌切。并音白。《说文》:缯也。《广韵》:币帛。《易·贲卦》: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书·尧典》:五玉三帛。传:三帛,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元,附庸之君执黄。《周礼·春官·典命注》:帛,如今璧色缯也。《左传·闵二年》:卫文公大帛之冠。注:大帛,厚缯。《后汉·邓后纪》:必书功於竹帛。注:帛谓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