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二首》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朝
【完整诗词】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梁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苇絮:芦苇的花朵;芦苇飘絮。芦苇开花以后,从花上飘出一种像棉絮一样的东西。风一吹,苇絮就像蒲公英的花瓣一般的悠悠的飞起来,那景象,真美,令人陶醉。芦苇花开的时候象棉絮一样,风一吹会随风飞舞,这就是芦苇飞絮,满天一片洁白。形容:飞舞的苇絮;飘飞的苇絮;鹅毛般的苇絮;淡绿色的苇絮。总之,像棉花似的芦花。
1、苇的拼音:wěi。
2、苇的组词:苇秆、苇塘、苇箔、苇莞、朽苇、苇塘、苇箔、雚苇、苇苕、蒲苇、苇带、苇桃、索苇、葭苇、苇席、苇航、苇茭、苇绡、苇索、朽苇。
3、苇是一个汉语形声词,字从艹,音从韦,韦亦声。本义是在湿地中层层叠叠生长的草本植物。
1、之:用于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全句意思是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译文
4、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