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花子·莺锦蝉馥麝脐》
唐:和凝
莺锦蝉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
颤金红掌坠,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衬银泥。
春思半和芳草嫩,绿萋萋。
白话释义:
穿着绣着黄莺的裙裾,点着檀香,在种满花草的院子里游荡着。
红掌花坠着那黄黄的花蕊,在阳光下,像金子一样,美极了。
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低垂。
星靥妆饰着她容光如霞的笑脸,表现她面目之俊美;蹙金外衣衬着银光闪闪的内衣,表现她衣着华丽。
结尾二句,写她春思之情与芳草同生,虽有情味,然无新意。
2、《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
唐:和凝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
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
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
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
佯弄红丝绳拂子,打檀郎。
白话释义:
穿着绣着黄莺的裙裾,点着檀香,在种满花草的院子里游荡着。
红掌花坠着那黄黄的花蕊,在阳光下,像金子一样,美极了。
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低垂。
星靥妆饰着她容光如霞的笑脸,表现她面目之俊美;蹙金外衣衬着银光闪闪的内衣,表现她衣着华丽。
结尾二句,写她春思之情与芳草同生,虽有情味,然无新意。
3、《村居初夏》
宋:陆游
北陌东阡节物新,往来馈饷走比邻。
出笼鹅白轻红掌,藉藻鱼鲜淡墨鳞。
笑语相闻丰岁乐,耕桑自足古风淳。
颓然一醉茆檐下,且免西曹议吐茵。
白话释义:
首联写诗人田归绍兴老家。
“天遣”是归乡为农之由,言“遣”见出作者内心的愤抑不平。
“山园”句交代在故乡何处为农,两句叙写异常简明清晰。
三四句写乡村之景,“如秧绿”、“似茧黄”既是比喻,也是实景,嫩草与秧苗相映,显得绿翠欲滴。
穿花小蝶与蚕茧一般嫩黄,一动一静,勾画出乡村美好又充满生机的风光。
“斗酒”两句写农家生活,风调雨顺,收获丰盛,农民生活富足快乐。
尾两句写作者的感受,诗连用两典,描写自己沉醉于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忘怀了人生得失,见出故乡美好的田园生活已抚平诗人心灵因“天遣”遭致的创伤,也进一步映现出乡村美景及闲适自得的生活的无限魅力。
4、七绝《咏红掌花》
现代:王俊平
冷月疏灯笑满真,
纤纤玉指点芳身。
酣来断句诗千首,
醉去涂鸦一缕魂。
白话释义:
清冷的月亮映衬着稀稀疏疏的灯光好似满月,纤纤玉指抚摸着红掌花的花蕊。
喝完酒来写几首诗歌咏这美丽的花,醉后剩下一缕魂魄来涂鸦了。
扩展资料:
红掌花又名火鹤花:
火鹤花(AnthuriumscherzerianumSchott)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
有佛焰花序,叶形苞片,常见的苞片颜色有红、粉红、白等,有其花落时也可观叶。
火鹤花可用播种、分株等法繁殖。
粉掌较红掌难以培养。
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
它的特性是喜暖畏寒、喜湿怕旱,喜阴忌晒。
此花又名弗拉门戈花或猪尾巴草,一旦误食,嘴里会感觉又烧又痛,随后会肿胀起泡,嗓音变得嘶哑紧张,并且吞咽困难。
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过去而减轻直至消失,如果想减轻痛苦,可以选择清凉液体、止痛药丸或者甘草类和亚麻仁的食物。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矮短,叶丛生,长椭圆形,先端尖,全缘,浓绿色,革质平滑,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株高约30厘米。
花梗细长,佛焰苞红色,阔卵形,先端急尖,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
肉穗花序螺旋状扭曲橙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鹤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赞美红掌花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1、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3、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4、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5、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6、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7、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欧阳修《采桑子》
2、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刘孝威《采莲曲》
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李璟浣溪沙》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唐·韩愈《幽兰操》
2、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北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3、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
4、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唐·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5、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题画兰》